1. <b id="3nybx"></b>

      名師名生

      無悔特教路 平凡園丁情-----蘇喜枝老師事跡

      • 2023-05-11 07:58:37

      ?【特教·教師風采】

      教育大計,教師為本。高素質的教師是教育高品質發(fā)展的中堅力量。

      特殊教育,是我國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,也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(yè);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,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窗口。堅持特殊教育普惠發(fā)展、融合發(fā)展,為每一位特需學生提供適宜的教育,是特殊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。

      淄博市特殊教育從1959年起步,迄今已悄然走過60余年的辦學歷程,從原淄博盲校、淄博聾校,到現(xiàn)在的淄博市特殊教育中心。變得是校名,不變的是初心;變得是芳華,不變的是使命。

      60余年來,一批批特教教師堅守崗位,青絲染白發(fā),他(她)們特別有愛心,特別有責任心,特別有耐心,特別細心;從弱冠到花甲有40年,他們守護40年,傾心特殊教育,呵護特需孩子。

      特殊教育,是一個生命潤澤另一個生命,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。每一位特殊教育工作者的背后是一串串動人的特教故事。為弘揚“愛崗敬業(yè)、愛生如子、無私奉獻、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”的淄博特教精神,展示我校優(yōu)秀教師風采,我們開辟“特教·教師風采”專欄,展播優(yōu)秀特教教師事跡,致敬每一位為特殊教育事業(yè)而奮斗的特教人!  

      無悔特教路 平凡園丁情 


      ——淄博市特殊教育中心優(yōu)秀教師蘇喜枝事跡

       

      回首駐望三十四載,無悔特教路,初心如磐。

      潛心育人擔當使命,平凡園丁情,礪行致遠。

         

      飲水思源 不忘來時路

      1989年夏天,正在山東省昌樂特殊教育師范學校留任承擔手語教學的蘇喜枝老師,在校長辦公室見到家鄉(xiāng)親人——淄博市第一聾童學校、淄博市盲童學校薛校長和三位老教師。薛校長真誠地說:“咱們回博山吧,那里的孩子更需要你?!睗鉂獾泥l(xiāng)音,真誠的話語,溫暖了蘇老師的歸鄉(xiāng)之心。從此,一名麥田的守望者,一名懷揣特教情的年輕教師,在這片特殊的土地上開始了一生的默默耕耘。

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靜聽心聲 為了那句諾言

      俯下身子,靜聽花開之聲。蘇老師接任的第一個聽障班有18個孩子,最小的孩子5歲半,最大的12歲。1989年的學生宿舍還是土地板、平房子,那時候的教室沒有暖氣、電扇、沒有空調(diào)、電腦,那時候在蠟紙上刻字出資料、手工油墨印版……

      在教學上,蘇老師精心鉆研,精心上好每節(jié)課。孩子們從只會比劃大體意思,到能開口喊出“爸爸、媽媽”,凝聚了她的心血,體現(xiàn)了她特有的“三閱四到”的教學風格。 

      在生活上,蘇老師與孩子們同住小平房宿舍三個月。冬天的早晨用玉米骨頭在教室生爐子。晚上,蘇老師先到女生宿舍看孩子們?nèi)胨?,再到男生宿舍照顧十一個調(diào)皮的小子。蘇老師一遍遍地教孩子們穿衣疊被,守候三餐。 

      在無數(shù)次家訪中,蘇老師跟孩子及家長一起掰玉米、拾柴火……引導孩子們體會生活的酸甜苦辣,感恩父母養(yǎng)育之情,鼓勵孩子們自強上進。寒來暑往,師生共成長,孩子們順利畢業(yè),奔向了高一級學府。

       同甘共苦 為了幸福學園

      蘇老師學著前輩的樣子,踏著特教人堅實的腳步,一起為孩子們打造幸福學園。

      1990年,在如火如荼的校舍改造工作中,特教人頂著烈日上墻爬屋、拆舊房子,拿起瓦刀砍磚頭……女教職工同男教職工一樣,推起小鐵車,推土運磚、扛木頭……

      2000年,學校創(chuàng)建省規(guī)范化學校。蘇老師同老師們一起,犧牲了大量休息時間,挖土、篩土、建操場、植草皮、種花、種樹、油漆門窗欄桿、粉刷墻壁……

      一分耕耘,一分收獲。2000年,學校被評為首批省級規(guī)范化學校。校園如花一樣芬芳,如家一樣溫馨。蘇老師在奮斗中學習著、成長著……

       

      點亮心燈 為了那份托付

      用愛心和專業(yè)點亮盲童的心燈。2000年,蘇喜枝老師身挑兩副重擔——聽障教學、視障教學。2002年,隨著第二個聽障班學生畢業(yè),蘇老師專注于視障教學工作,先后分別承擔了視障小學語文、英語,之后是初中語文、歷史、英語、高中英語等教學工作。

      亦師亦母,亦子亦生。入學初,擔任盲一年級班主任、語文教學和高中英語教學工作的蘇老師經(jīng)常為拉尿到褲子里的孩子換洗衣服、洗澡。孩子們生病了,多次騎著自行車帶著孩子去醫(yī)院打吊瓶,端水喂藥、接尿。周末,帶孩子到家吃水餃,給孩子們過生日.....

       懷揣愛心,溫暖童心。盲童小明的媽媽、姐姐都是盲人,她的爸爸因病走路不便。為了省下一元車費錢,她的爸爸從車站走到學校。蘇老師給小明爸準備好回家車費,給小明買衣服和涼鞋。蘇老師到小明家中家訪,和小明一起走進草房燒水。歲月讓人成長,光陰見證不易。當年的小明、苗杰等,而今都擁有了自己的按摩店。

      用心陪伴,愛助成功。20097月,蘇老師帶著低視力學生曉鈺去北京參加了首屆“心靈的聲音”全國盲校學生講故事大賽,曉鈺獲得了特等獎第一名,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佩云親自為曉鈺頒獎。蘇老師善于發(fā)現(xiàn)每個盲孩子的閃光點,鼓勵指導膽小的小宗參加各種活動。他朗誦的《滿江紅》參加了淄博市少兒春晚,“2016年中國朗誦評選”獲特等獎。


      十多年班主任工作,蘇老師用心點亮盲孩子的心燈,孩子們用心溫暖著她的心。

      風雨兼程  教育康復路

      含一抹清香于心間,聞花香送暖。在智慧康復的春天里,隨著淄博市特殊教育中心的成立,44歲的蘇老師走進了學前教育康復的新天地。

      風雨兼程籌備康復樓,無懼風雨迎來新日出。2012年的1月到5月,這是一段沒有團隊成員的日子,一座大大的康復樓和一個小小的蘇老師。白天,她一個人守候著著空空的四層樓,樓上樓下、上梯子、爬窗臺打掃衛(wèi)生、清理廁所垃圾雜物、做室內(nèi)外文化和教學設施。傍晚,她坐在走廊的地上貼提示圖、跪在樓梯上剪貼小腳丫。晚上,十一點了,她還在伏案設計專業(yè)室、規(guī)劃課程、還在梯子上纏線掛裝飾物。十一點半的雪夜,雪有半尺厚,蘇老師踩著凳子,還在貼裝飾畫。在2021428日全國特殊教育工作會議召開之前,蘇老師在丈夫的陪伴和幫助下,不分晝夜地完成了康復樓的一切文化設施和教學設施。514日,沐浴著五月的陽光,迎來了團隊成員,迎來了第一個康復班學生,學校教育康復處開班教學了。

      苦盡甘來,向陽花開?;厥鬃哌^的路,吃過的苦,熬過的每個夜晚。蘇老師常說:“為了孩子們、為了不易的家長、為了報答學校的培養(yǎng),我只有刻苦學習、全力以赴。”

       初心如磐,守候特教情懷;礪行致遠,托起折翼天使。十多年教育康復工作,蘇老師與聽障、腦癱、智力障礙、自閉癥、口吃、多重障礙等孩子相遇在教育康復的春天里,用愛心和專業(yè)陪伴孩子們走過了多彩的四季,孩子們的康復效果見證著她踐行初心的歲月......

      三歲半的聽障兒童小澤家長:“蘇老師,救救孩子吧?!奔议L的話觸動著她的心。她通過精準評估,利用動作輔助方法,或抱著孩子、或跪在地上給小澤做各項訓練。一周后,小澤清晰喊出“媽媽”。不到一年時間,小澤能誦讀《靜夜思》《詠梅》,能給蘇老師發(fā)祝福視頻、能清晰說話。為參加山東省第二屆聽障兒童講故事大賽,蘇老師從聲情并茂的語言示范、從參賽車上一遍遍說練,到賽場的臺上臺下或跪或蹲的試聽和彩排,都灑下了愛的汗水,小澤獲全省第四名。而今的小澤已經(jīng)是小學二年級的小學生了。

      小碩,一個三歲的發(fā)育遲緩孩子。家長帶孩子上北京、去濟南詢診問藥,最終來到學校。評估后,蘇老師從呼吸、發(fā)聲、口部功能訓練做起,從把“棒棒糖”說成“剛剛剛”的最基礎的言語矯治做起。12個月后,陽光快樂、說話清晰的小碩已是幼兒園的小話癆了。而今的小碩已是三年級小學生了。

      挽救一個娃,溫暖一個家。多少個家長求助的眼神撞擊著蘇老師的心;多少個日子,她給孩子們換洗尿褲;多少節(jié)課,她用餅干、蘋果等引導孩子們做舌體訓練。在疫情期間,她仍通過網(wǎng)絡培訓家長、指導孩子訓練。威霖、小碩、小澤、雨菲、浩然等一批批不同障礙的兒童被蘇老師開啟了新聲,回歸普通幼兒園和小學。

      秉持工匠精神,團隊發(fā)展。孩子們的康復效果,是團隊協(xié)作的結果。蘇老師作為學前教育康復第一任主任,在平凡的崗位上,默默地付出,累傷腰后,仍跪在椅子上帶領團隊堅持工作。如今11年了,蘇老師親自剪貼的四層樓梯上的小腳丫至今完好如初,一個個小腳丫見證著蘇老師走過的艱苦歷程和團隊發(fā)展。

      在平時的公開課中,在參加的四屆全國教育康復技能大賽中,她都熱心幫助老師們。在周末、在無數(shù)個風雨交加的晚上磨課。蘇老師有一個粉色的筆記本,筆記本的皮面用膠帶粘了一層又一層,里面的紙被翻得發(fā)黃卷邊,還不時夾雜著后來貼進去的各種新頁。這本筆記本見證著她不斷學習和團隊發(fā)展的歷程。第五屆全國康復技能大賽,蘇老師獲得了特等獎第一名。她面對比賽和取得的成績,如是說:“這是領導支持的結果,是團隊相助的結果。作為一名老教師,五十歲參賽只為抒一個特殊教育情懷,只為圓一個教育康復夢?!?/span>

       

      素履以往  感恩前行

      人生天地之間,白駒過隙。蘇老師在特教園地已經(jīng)耕耘了三十四個春秋,先后被表彰為山東省教學能手、淄博市教學能手、第二屆“淄博市教書育人楷模”、淄博市學科帶頭人、淄博市優(yōu)秀班主任、2021年度“淄博好人”等。作為高級教師、全國高級言語語言康復師,她是中國康復醫(yī)學會康復治療專業(yè)科普組委員、中國優(yōu)生優(yōu)育協(xié)會特殊教育專業(yè)委員會委員、中國優(yōu)生優(yōu)育協(xié)會兒童腦潛能開發(fā)專業(yè)委員會常務委員、華東師范大學康復科學系實踐指導教師、山東省教育學會特殊教育研究專業(yè)委員會學前與教育康復研究工作部副主任、淄博市殘疾兒童康復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、淄博市名師工作室主持人。

       肩挑責任和使命,她更加努力,認真完成省內(nèi)外的專業(yè)培訓任務,與團隊成員經(jīng)歷了市級康復定點機構、省康教實驗學校、全國特教師資師訓基地的洗禮,依托淄博市名師工作室,帶領團隊教研一體,完成市級課題、2019年山東省基礎教育教學改革項目,完成了四本校本教材。202110月,她的第一本教育康復專著《構音障礙干預實用教程》出版,并得到國內(nèi)各高校、特教學校和康復機構老師的肯定,幫助更多教師和家長學習專業(yè)知識,惠及了更多障礙孩子。 

      一代代特教人,如紅燭燃燒著亮麗的生命。每當講起特教之情,蘇老師總是說:“我的身邊有無數(shù)幾十年如一日的愛崗敬業(yè)、默默奉獻的好老師。是他們,是這個溫暖的大家庭,激勵著我不斷努力。我愿默守這份辛苦和平凡,以誠心和愛心育化殘障孩子的心靈,用敬業(yè)和專業(yè)成就殘障孩子的夢想!

      素履以往三十四載,美麗了韶華,愿一生不負歲月;

      潛心育人擔當使命,奉獻特教情,做一名平凡園丁。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久久av免费这里有精品,国产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五月婷,欧美日韩亚洲视频,国产91流白浆白丝喷潮

      1. <b id="3nybx"></b>